盛世如约,科技铸剑:致敬抗战中的中国科学家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的炮火撕裂了东北的平静,中国人民自此开启了长达十四年的浴血奋战。在这场“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中,有一群特殊的战士,他们没有钢枪铁甲,却以试管、图纸、锉刀为武器;他们未曾冲锋陷阵,却在实验室、兵工厂、荒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的炮火撕裂了东北的平静,中国人民自此开启了长达十四年的浴血奋战。在这场“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中,有一群特殊的战士,他们没有钢枪铁甲,却以试管、图纸、锉刀为武器;他们未曾冲锋陷阵,却在实验室、兵工厂、荒
叶铭汉于今年10月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现回到出生地上海,安葬于其叔父——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叶企孙先生的纪念像旁。追思仪式前,叶铭汉的子女参观了海港人文纪念馆,并将78件父亲生前使用过的物品、纪念品等捐赠给福寿园海港陵园,供更多人学习品叶企孙、叶铭汉叔
今天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实验高能物理学家叶铭汉先生追思暨安葬仪式在福寿园海港陵园举行。叶铭汉先生的家属、亲友等30余人齐聚海港陵园数字追思厅和秋韵园,共同缅怀这位令人尊敬的科学巨匠。